|
關注+星標公眾號,不錯過精彩內容
0fkv3q3uja464015541909.gif (308.85 KB, 下載次數(shù): 2)
下載附件
保存到相冊
0fkv3q3uja464015541909.gif
2024-9-9 19:24 上傳
作者 | strongerHuang
微信公眾號 | strongerHuang
你肯定會有這樣的疑惑:裸機代碼可以用全局變量實現(xiàn)模塊間通信,那么,RTOS任務間通信為什么不用全局變量?
有深入理解RTOS原理,或閱讀過RTOS源碼的同學應該知道:RTOS實現(xiàn)任務間通信通常是由一系列指針進行操作實現(xiàn)的。
任務間通信的“有效數(shù)據(jù)”,其實也是由指針指向一個“變量”或“數(shù)組”實現(xiàn)的。
1.信號量信號量,本質是傳遞一個“事件”。比如:任務A完成發(fā)送數(shù)據(jù),通過信號量通知任務B。
OSSemPost(EventSem_SendOK);
我們主要想傳遞“完成發(fā)送數(shù)據(jù)”這個“事件”,進一步分析,其實就是一個“標志”或“變量”。
2.隊列隊列和信號量原理類似有點類似,只是這里是“變量”。比如:串口接收完成一幀數(shù)據(jù),通過隊列發(fā)送給任務B.
OSQPost(UARTRcvQueue, RcvBuf);
相比信號量,隊列傳遞的數(shù)據(jù)量更大,隊列傳遞的有效數(shù)據(jù)一般是“數(shù)組”。
還有郵箱,與隊列類似,可以理解為“二維數(shù)組”。
寫到這里,你會發(fā)現(xiàn),不管信號量,還是隊列,底層本質也是傳遞“變量”“數(shù)組”。
那么問題來了:RTOS任務間通信為什么不用全局變量?
這個問題比較常見,也看到在我的技術交流群有討論,所以就簡單來分享一下看法。
全局變量有什么問題?
RTOS任務間通信為什么不用全局變量?原因在于使用全局變量存在諸多弊端。
1.搶占問題兩個或多個任務,都要去“使用”同一個全局變量,如果不添加任何“互斥”措施,必定會存在搶占的問題。
2.代碼規(guī)范問題整個項目只有少數(shù)幾個全局變量沒什么問題,如果是整個項目有幾十個,甚至幾百個全局變量,你覺得這樣的代碼,后面好維護嗎?
經過多次迭代,代碼只會越來越難理解,越來越難閱讀。
3.耦合性問題全局變量會導致分層不合理與模塊化編程相違背,你的全局變量沒有歸屬,既不是任務A,也不是模塊A,最終可能“任人宰割”導致“夭折”。
4.安全性問題有一句話怎么說的呢,全局變量是項目的“罪魁禍首”,項目做大之后,一旦有小修改,可能就會引發(fā)大Bug.
4b201ngwrnx64015542010.gif (1.96 MB, 下載次數(shù): 1)
下載附件
保存到相冊
4b201ngwrnx64015542010.gif
2024-9-9 19:24 上傳
全局變量還有很多弊端,這里就不一一描述了,總之一點:慎用全局變量。
當然,以上描述的問題(弊端)都是基于項目中存在多個變量的情況,如果項目只有1、2個全局變量,這種不在本文討論范圍之內。
信號量、隊列通信原理
大部分RTOS的信號量、隊列都是使用指針、結構體、數(shù)組等,結合系統(tǒng)進行“封裝”,使任務間通信更加有效、安全,同時也遵循“高內聚低耦合”的原則。
比如ucos的信號量post:INT8U OSSemPost (OS_EVENT *pevent){#if OS_CRITICAL_METHOD == 3u /* Allocate storage for CPU status register */ OS_CPU_SR cpu_sr = 0u;#endif
#if OS_ARG_CHK_EN > 0u if (pevent == (OS_EVENT *)0) { /* Validate 'pevent' */ return (OS_ERR_PEVENT_NULL); }#endif if (pevent->OSEventType != OS_EVENT_TYPE_SEM) { /* Validate event block type */ return (OS_ERR_EVENT_TYPE); } OS_ENTER_CRITICAL(); if (pevent->OSEventGrp != 0u) { /* See if any task waiting for semaphore */ /* Ready HPT waiting on event */ (void)OS_EventTaskRdy(pevent, (void *)0, OS_STAT_SEM, OS_STAT_PEND_OK); OS_EXIT_CRITICAL(); OS_Sched(); /* Find HPT ready to run */ return (OS_ERR_NONE); } if (pevent->OSEventCnt 65535u) { /* Make sure semaphore will not overflow */ pevent->OSEventCnt++; /* Increment semaphore count to register event */ OS_EXIT_CRITICAL(); return (OS_ERR_NONE); } OS_EXIT_CRITICAL(); /* Semaphore value has reached its maximum */ return (OS_ERR_SEM_OVF);}
我們需要傳遞的有效信息雖然只有一個變量,但它會做“臨界區(qū)”管理,以及預判一些錯誤的情況等。
最后,RTOS源碼也可以算是一個優(yōu)秀的項目,特別是目前普及率比較高、裝機量比較多的RTOS,比如μC/OS、FreeRTOS、RT-Thread、ThreadX等。
最最后,有時間的小伙伴可以閱讀一下RTOS源碼,RTOS內核我推薦μC/OS,閱讀源碼能讓你掌握一些軟件架構的知識,也能讓你明白一些開發(fā)過程種常見的問題。
------------ END ------------
5fmmtdi2ota64015542110.gif (71.87 KB, 下載次數(shù): 2)
下載附件
保存到相冊
5fmmtdi2ota64015542110.gif
2024-9-9 19:24 上傳
●專欄《嵌入式工具》
●專欄《嵌入式開發(fā)》
●專欄《Keil教程》
●嵌入式專欄精選教程
關注公眾號回復“加群”按規(guī)則加入技術交流群,回復“1024”查看更多內容。
點擊“閱讀原文”查看更多分享。 |
|